毫无疑问,中国海油要践行海洋强国战略,应以油气上产为主战场。那么油气兴海,我们的路还有多长?
在中国海油2013年专家素质能力提升班上,33位总公司级专家以夜间研讨的形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油气兴海:还需精耕细作
海洋蕴藏全球超过70%的油气资源,通过在广袤大海精耕细作,我们现在正逐渐揭开海底神秘莫测的面纱,并使海洋成为我国新的油气接替区。“十一五”以来,我国石油产量的增量超过60%来自海洋。其中,仅中国海油在成立后的30年间,国内海域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已超40亿吨,油气产量累计超6亿吨。
但我国有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有70万平方公里油气资源沉积盆地,在更广阔的大洋、极地和国际海底也有着广泛利益,我们能做的事情还很多。
目前,世界海洋石油平均探明率已达73%,我国还不足15%;世界海洋天然气平均探明率已经达到60.5%,我国还不足15%。
在海洋强国战略下,紧迫的现实情况促使我们必须做出更迅速的响应。否则,就像研究总院海洋工程副总师兼工程研究设计院院长陈荣旗所担忧的:“如果开不了油气田,海洋经济发展就会打折扣。”
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总师周心怀说:“现在浅水近海稳产,海上常规致密油气、非常规稠油高效开发等领域还需要我们进行突破!”
在这个不断攻坚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如往常一样继续保持对海洋环境的尊重和疼爱,因为海洋生态环境才是我们可持续开发海洋的基础。
针对目前我国滨海生态环境形势并不乐观的现状,我们除了可以推动污染源分析,找出影响近海环境的“真凶”外,还可以继续在自身工作上精益求精,加强对环境的呵护。比如,像海油工程工程项目管理中心总经理虞明星所建议的:“我们可以针对如何更有效、更低成本、更低环境影响地开发海上油田进行基础研究。”
现在,中国海油已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13个国家拥有26个油气勘探区块,勘探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不含阿根廷Bridas项目)。
在2012年,中国海油的海外资产比重已经达25.7%,雇佣外籍员工3387人。全年在海外完成二维地震采集1791公里、三维地震采集1538平方公里,共获得了9个勘探新发现。
所以,海外勘探开发也是中国海油油气兴海的一大舞台。对于这个舞台,专家们也提出了优化建议,如研究总院海外评价中心副主任于水就建议:“我们对全球重点地区有一些自己的认识,但随着海外的不断发展,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与管理的互动。”
挺近深水:我们准备好了吗?
或许,深水将成为我国石油开发的第四次战略转移。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石油开发大致经历了三次战略转移。第一次是从西北转向东部,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相继诞生,中国实现了石油自给;第二次是从东部转向西部,中国石油工人们开发出了塔里木油田;第三次则是从陆地转向海洋,实现了海陆并重的发展轨迹。
现在,油气开发则要剑指深水。据统计,中国南海有60%以上海域水深在300米及以上。全球范围内更甚——地球70%的表面是海洋,而整个海洋90%海域的水深在200米至6000米之间。
挺近深水大势所趋,但正如研究总院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兼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谢彬所问:“走进南海更深的地方,我们准备好了吗?”
“几十年来,我们通过一些深水实践积累了经验。”谢彬说。确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们就以对外合作的方式在南海开始了深水尝试。
1996年,水深310米的流花11-1油田开发;1997年,水深333米的陆丰22-1油田开发,随后惠州32-5、惠州26-1北等深水项目相继诞生。中海油海外深水区块AKOP油田于2009年投产后,国内第一个深水气田荔湾3-1也于2011年开始建造。2012年,中国海油建成以“海洋石油981”为主体的深水工程装备体系。
我国深水工程和技术在多年实践中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以及我国海上能源开发的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差距。
“我们还缺少系统作战和施工作业的深水作业船队,与之配套的深水作业能力还处于探索阶段。深水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工程技术、装备与国际相比都有差距。”李清平说。
李清平所言的差距,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石油储量与产量。目前全球对深海进行勘探的国家已经超过50个。自2000年起,全世界50%的油气发现来自于深水区块。仅以巴西石油公司为例,其石油储量的80%、石油产量的70%均来自于深水和超深水勘探与开发。
此外,中国深水勘探开发还要面临比世界其他地方更恶劣的自然环境。以百年一遇的风浪条件做比较,我国南海波高为12.9米,是西非海域的3倍;表面流速和风速接近墨西哥的2倍。同时,高黏、高凝、高含二氧化碳等复杂油气藏特性也给深水低温高压环境下的远距离油气输送带来挑战。
这些困难的克服,需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在深水,我们需要加快资料的准备工作。如果没有资料,基础研究很难进行。我们要尽早圈定骨干型盆地和凹陷,确保能有重大发现。同时还要储备相关配套的工程开发设备和技术准备。这些过程中,我们要发挥科技在安全环保方面的支撑性作用。”周心怀说。
寻油找气:期待更好的科技转化
随着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从浅海、半浅海向深海延伸,难度逐步加大,技术的先进性成为支撑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一直坚持科技创新的中国海油,已经形成了包括近海油气田勘探技术等在内的10大技术系列,仅在2012年就依靠技术创新产生经济效益556亿元。
但在沉积亿万年的地质环境与波诡云谲的大海面前,我们还期待更突出的科技创新与科研成果转化。有一组数据说明了我们对科技贡献的迫切性:“发达国家科技创新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超过70%,而我国仅为30%左右。”
这种现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我们常常会在生产中面临国外同行的技术垄断。正如研究总院海洋工程总师李新仲所说:“有些新产品我们可以买到,但是我们不能依靠‘买’,我们需要自主研发。有时候只是一个零件坏了,但在垄断的供应商面前,我们要么工期赶不上,要么关键时刻得花很多钱。”
科技创新的贡献不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仍然偏低。目前,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是80%,而我国仅为25%,而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转化率的低下会使大量科技成果成为“展品”,科研价值难以形成生产力。
针对这些问题,不少专家分享了观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总工程师腾厚开说:“我们需要一个能够促进科研转换的机制或平台,而且我们应该有交叉学科的思维,比如上游经常困扰的水问题,在下游可能就是一个化学问题。”
海油工程设计公司总工程师刘培林也认为:“我们应先将技术创新的顶层规划做好,然后进行专项攻关,并分解到年。这一过程中,还要进行优劣势分析,这样才有针对性。当然我们还需要前瞻性地跟踪新能源科技动态,做好基本的技术储备。”
中国海油拥有60余位总公司级专家、4186名研发人员、6000余名技术研发人员,但在以科技引领的产业发展中我们不光是依靠他们发挥作用,也同样需要每个岗位的海油人发挥作用,需要更多的海油人愈发坚定地担当。
如此,我们油气兴海的路才不会太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