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教授徐建山的估算,购买油气的预付款有310亿美元,管道建设的投入有260亿美元,亚马尔的LNG项目有200亿美元,算上上游的几亿美元和中石化在炼厂的十几亿美元,近几年来中俄双方能源合作达成的投入就800亿美元。“从金额上来看,这绝对是非常瞩目的成就。”他说。
7月3日至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在两国元首的见证下,中俄有关公司密集签署了多项油气方面的合作协议。
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中石油与俄气公司签署的《中俄东线购销合同的补充协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董事长王宜林表示,双方将按计划推进远东供气、天然气发电、天然气车用燃料、上游联合开发等领域的全面合作,为巩固和深化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挥积极作用。
而另一家俄罗斯国有大型能源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则选择与中国的华信集团签署合作协议,该战略合作协议涵盖双方在勘探与生产、炼油与石化、原油与油品贸易、油品零售业务以及金融服务领域的合作设想。双方同意考虑在俄罗斯联邦建立垂直一体化的合资公司,用于实施油气项目并成立联合投资基金。
同时,这家公司还与北京燃气达成了一份价值11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协议规定北京燃气获得俄油旗下一家子公司20%的股权,双方将共同建立一个垂直一体化的合作体系。
北京燃气获得在东西伯利亚地区最大天然气生产地之一的股权,而俄油的子公司则获得了进入中国日益扩张的国内天然气市场的渠道,向中国的终端用户供应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
“中俄合作未来有非常大的潜力,在过去已经获得的诸多成就的基础上,有能力向更高更广的层面迈进。”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徐建山教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中俄管道正密集建设
2016年12月,零下40度的漠河,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的员工正在组织工人进行焊接工作。
“这条管道的建设周期中,有接近7个月处于东北的冬季,气候寒冷,焊接工作难度大,同时还有火灾风险,对我们的施工技术挑战非常大。”一位工人在工程施工现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他们进行焊接作业的管道是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起止点为漠河和大庆。管道修筑成功后,每年将会有1500万吨的俄罗斯原油通过它向东北运输。
在这条管道修筑之前,已经有一条管线连接中俄两边,每年运输超过1500万吨俄罗斯原油。截至今年6月,该管道已经运输俄罗斯原油累计超过一亿吨,成为两国能源合作的典范项目之一。
作为这条能源管道得以建设的先导,中俄早在2001年就开始对两国之间修建原油管道进行可行性研究,2004年确定了两国原油管道的铺设路线,并且于2008、2009和2010年完成了相关管道的各项工作,漠大一线于2011年正式投产。
在这条原油管线投入使用两年后,两国又签署了原油增供协议,漠大一线的运力明显不足,这次才需要再次在同样路径上再次建设一条原油管线。
“中国东北的几大油田纷纷进入开采寿命的中后期,采油成本明显上升,原油产量逐年递减,通过建设中俄二线管道,扩大引进俄罗斯原油,可及时填补该地区的石油资源供应缺口,有效完成东北地区二十多家炼油厂的资源供应。”管道公司方面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而依据中方与俄方签订的协议内容,“照付不议”是条款中重要的约束条件,其含义是,无论管道能否建成投产,俄方自2018年1月1日开始就会依照投产后的运输量收取费用。
“这给工期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但是我们目前的建设进展顺利。”管道公司的人士向记者表示,“我们动员了3776人和2931余台设备,努力让工程‘按期、优质、高效、阳光’完成建设。”
而另一条位于东北的管道建设,则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任务——向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剧增的东部地区增供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
巨额陆上天然气合作
在许多人的想象中,中国作为东亚经济增长引擎,近年来每年能源尤其是天然气需求的增长迅猛;俄罗斯作为世界上天然气资源储备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可以提供大量价优的天然气,再加上身为邻国的便利,两国发展天然气贸易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中俄双方的合作中,最早开始进行探索的也是天然气。依据中国石油经济研究院的一份资料,早在1995年中俄双方就曾对陆上天然气的供应进行商谈,并于1996年签署了天然气管道的研究协议。
但是直到今年为止,中国和俄罗斯的天然气贸易中,没有一方气是从管道运输来的。世界天然气需求猛增的国家,和世界天然气生产巨头之间的贸易,2016年只有3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
作为对比,天然气禀赋不如俄罗斯的土库曼斯坦和澳大利亚,在2016年向中国出口了294亿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气和157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不得不说,中俄之间的天然气贸易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一位分析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对于俄方来说,他们向中国出口天然气最大的阻碍,来自于向东方向的天然气管道及基础设施运力严重不足。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由俄方组织并有中方参与建设“西伯利亚力量”管道。
作为对华供气的主干道,“西伯利亚力量”西起伊尔库茨克州,东至远东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管道总长4800公里,连接伊尔库茨克州的科维克金油田和萨哈共和国的恰扬金油田,年输气量将达610亿立方米。
依据双方最新的协议,每年通过中俄东线从俄罗斯输送的天然气量最高将会达到380亿立方米,也就是说这条专供中国用气的管道,还会有接近230亿立方米的潜力等待挖掘。
在俄气公司的官方网站中,这条管道的状态还是“正在建设中”。同样依据双方协议条款中“照付不议的”规定,2019年12月以前,这条管道必须投入运营。
同时,双方首次签订协议是在2014年5月份,在协议中约定了中石油购买天然气的价格与油价挂钩,但从协议签订后开始,国际油价一路雪崩,近日签订的补充协议中或许会对双方最终交易的价格进行约定。
而从中方来说,中俄东线是近几年来建设长度最长天然气管道,总长度超过3400公里,大致分为黑河至永清和永清至上海两个段落,分别由管道公司和位于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公司负责建设。
“目前位于五大连池地区有7公里的试验段已经完工,完成了大口径管道在北方冬季严寒状态下的焊接施工要素的验证工作,试验段二期即将开工,将进一步验证春夏季节的施工关键要素。”管道公司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合作潜力巨大
“从金额方面来说,两国之间的合作已经有非常高的成就了。”徐建山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他向记者估算,购买油气的预付款有310亿美元,管道建设的投入有260亿美元,亚马尔的LNG项目有200亿美元,算上上游的几亿美元和中石化在炼厂的十几亿美元,近几年来双方合作达成的投入就800亿美元。“从金额上来看,这绝对是非常瞩目的成就。”他说。
除中石油的天然气购买协议以外,令人瞩目的是北京燃气和中国华信作为合作方也加入到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中来。“一个是地方国有企业,一个是民营企业,从他们的加入也能看出,俄罗斯在对中国能源企业入额方面的门槛正在放宽,并没有过去那样谨慎和保守。”徐建山告诉记者。
而徐建山也预计,在上游方面的合作和在炼化方面的合作,将会是未来中俄双方能源合作增长具有非常潜力的部分。“双方的合作绝不会仅限于能源交易,而是会随着‘一带一路’各个项目的开展更加深入,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国营和民营企业进入俄罗斯,开展双方的合作。”徐建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