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中海油服油田生产事业部印尼基地(下称印尼基地)与印尼国家石油Mat-indok分公司签订的增产服务合同正式投入运行,至此,印尼基地现有的外部市场合同达到了3个。而在一年多前,这个数字还是零。
他们是如何实现这一跨越的?印尼基地经理方国印认为,不断树立口碑,是其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关键所在。
2010年,印尼基地进入印尼开拓增产服务市场,那时印尼增产市场活跃着斯伦贝谢、哈里伯顿等国际知名的油田服务公司,中海油服可谓名不见经传。为了跨出第一步,自2011年起,印尼基地先后参与了不下60次增产服务招投标,从连续的失败中,他们逐渐明白国际化增产服务团队应具备哪些业务能力和素质。直至去年2月,终于与中石油印尼国家石油东爪哇公司(下称东爪哇公司)签订增产服务合同。该合同采用“1+X”模式,也就是说,只有第一口井干好了,才有下一步的合作机会。
根据合同内容,印尼基地作业的第一口井需要进行氮气泡沫分流酸化,并使用氮气返排。单从技术上看,印尼基地完全具备条件,但是远在苏门答腊泗水的井场条件十分有限,如何高效地完成作业成为项目最大的难点。
印尼基地派出最精干的作业队伍,克服了远途设备运输难、现场配置酸液用水不合格、氮气消耗快等诸多难题,仅用7天就完成了原本预计半个月的作业量,且作业后产量翻了8倍。印尼基地的第一次作业便获得了作业者的高度认可,很快,东爪哇公司与印尼基地正式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增产服务合同。
今年1月,东爪哇公司与印尼基地再续价值400万美元的合同。随后,印尼地区油田服务合同纷至沓来。
2月,印尼基地和中石油甲蚌作业有限公司签订了价值200万美元的压裂服务合同,并于5月成功实施了中海油服在印尼地区的第一口压裂井作业。
4月,印尼基地与印尼国家石油Matindok分公司签订了价值400万美元的增产服务合同,并于6月初正式投入运作。不到半年时间,印尼基地实现了市场合同总额1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