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 展会新闻

中海油创中企海外最大并购案 或"借壳"深入欧美

时间:2012-12-10 09:42 来源:susankoo 点击:

以往中国能源企业很少涉足英国和美国的油气资产,但这次收购完成后,将大大改写这一格局。尼克森在墨西哥湾拥有90份租约,一旦获得美国监管部门的审核通过,中国企业将出现在墨西哥湾美国能源腹地  

交易成功给其他中国企业带来的启示是,涉及资源收购,一定要遵从当地的企业文化,熟知目前的宏观大背景,乃至认真了解被收购对象所在国的政治、法律和文化等一系列资料

中国企业迄今为止海外最大的一桩收购案最终完成。12月9日,《国际金融报》记者从中国海洋原油总公司(下称“中海油”)获悉,中海油于12月8日收到了加拿大工业部长帕拉迪斯(Christian Paradis)的通知,“关于建议收购尼克森公司(Nexen)的申请,据加拿大投资法,已获得部长批准。该批准是该建议收购完成的先决条件之一”。

“我们很高兴并购尼克森的交易获得了加拿大工业部的批准。”中海油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宜林在新闻稿中说,“这表明,此交易对加拿大、阿尔伯特省和卡尔加里市带来的长期经济利益得到了加拿大工业部的认可。同时,中海油也将因尼克森优良资产及优秀员工队伍的加入受益。”

“不管如何,这笔交易都将成为中国能源并购史的里程碑事件之一。”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通过交易,中海油在实现从海上到陆路全资源覆盖,且大幅提高油气产量的同时,还将助推中国其他能源企业或矿业巨头‘走出去’的步伐。”

不过,目前中海油没有走完全部的交易流程。由于尼克森在美国、英国和巴西等地同样拥有油气资产,因此,中海油的这桩收购案还需得到美国、欧洲和巴西等监管部门的批准。业内人士预计,由于主体交易得到了加拿大政府的认可,未来获得美国和巴西等地监管部门的批准或只是时间问题。此前,中海油官方多次表示,希望在今年年前完成交易。

两次延审 谈判一波三折

中海油的这桩收购案历经波折。从7月23日中海油宣布以151亿美元全额现金收购尼克森开始,加拿大国内就开始了一场空前的大辩论。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加拿大人主要担心,中海油是中国国有企业,收购后,具有战略意义的油砂资源会被中国政府所掌控。加拿大国家电视台CBC近日的一次民调更显示,高达86%的人认为,不应允许中国国有企业拥有该国的油砂资源;赞同的仅有12%。同时,不仅在野党对哈珀政府发起了攻击,就连执政党保守党内部,也曾出现过反对声音。

或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在官方层面,帕拉迪斯先后两次宣布延期中海油的收购时间,到12月10日为止。即便收购完成前一天,尼克森股价还一度大跌了15%,原因是市场中有传闻称中海油收购案可能第三次延后。

“尽管加拿大官方始终强调中海油收购给该国带来的‘净收益’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但现实表明,除了‘净收益’之外的政治因素、两国关系的良性互动等,也是收购完成与否的重要考量依据。”林伯强认为。

《国际金融报》记者在前方了解到,加拿大政府的谨慎举措或完全无必要。以该国担忧的油砂垄断为例,尼克森仅为加拿大第八大油气公司,主要资产均在国外,其在加拥有的油砂储量仅占全加拿大的3%,与“控制资源”并不搭边。且中海油已在纽约和香港上市,并依国际规则运营,主要目标是追求利润,而不是为政府服务,这与西方跨国公司没有不同。

代价不菲 但深入欧美腹地

目前,加拿大原油出口市场单一,90%以上出口到美国,形成买方市场,多年来被压价出售。数据显示,因为压价,与国际油价相比,加方会少卖约27美元/桶,每天损失可达6000万美元。更令加拿大忧虑的是,美国国内页岩油气的开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际能源署(IEA)和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均认为,未来的美国将超越沙特成为全球最大的产油国。这迫使加拿大原油出口市场必须多元化,中海油的大手笔投资收购恰是“雪中送炭”。

“对加拿大的好处自不用说。但对于中海油来说,该项收购同样意义巨大。”林伯强说,“这意味着,中海油将向全能型的能源企业进一步转型,不单局限于海上石油的开采,还会投资油砂、陆上石油,甚至页岩气等。”记者发现,去年3月29日,中海油就曾与英国图洛石油公司签署销售和购买协议,以收购该公司在乌干达1、2和3A勘探区各1/3的权益。

比转型更重要的是,中海油将在资产总额、油气储量、市场布局中,也提升了一个档次。资料显示,尼克森分布在加拿大西部、英国北海、墨西哥湾和尼日利亚海上等全球最主要产区的资产中包含了常规油气、油砂及页岩气资源。就产量看,尼克森2012年第二季度的平均日产量为20.7万桶油当量,2011年中海油全年平均日产量为90.9万桶油当量,若收购完成,中海油日均油气产量有望提升近23%。

“这同时给了中海油深入腹地的机会。”一位能源专家今年7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以往中国能源企业很少涉足英国和美国的油气资产,但这次收购完成后,将大大改写这一格局。据了解,尼克森在墨西哥湾拥有90份租约,一旦获得美国监管部门的审核通过,中国企业将极少见地出现在墨西哥湾这个美国能源的腹地。

不过,业内人士提醒,中海油为了收购同样付出了不菲的代价。据悉,中海油将背上尼克森43亿美元的债务。根据协议,中海油更是开出了以151亿美元现金收购尼克森100%流通的普通股和优先股的条件。“这将让中海油背上债务压力,甚至短期内会影响公司业绩。”一位券商分析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但长远来看,这项收购绝对是利大于弊。”

收购创纪录 或将助推中企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中海油还创下了新纪录。据了解,尼克森案是迄今为止中企在海外最大金额的收购案,也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加拿大金额最大的外资收购案。同时,中海油收购尼克森的金额,大大超过截至2011年的几十年来中国对加直接投资的累计总额。此前在2005年,中海油曾打算以185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的优尼科公司,但最终败走美国;而后,作为最大单一股东的中国铝业又打算以195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矿企力拓,但同样“败走麦城”。

“本次收购的完成,将提升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信心。”林伯强说,这具有很强的信号意义。同时,交易本身给其他中国企业带来的启示是,涉及到资源收购,一定要遵从当地的企业文化,熟知目前的宏观大背景,乃至认真了解被收购对象所在国的政治、法律和文化等一系列资料。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当下,这笔‘大生意’无疑将提振相关行业及整体经济的投资和商业信心。”新华社评论称,同时,该收购案或将成为中企成功“走出去”的典型,并为将来中企海外并购带来重要判例。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震提醒,收购成功对中海油来说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完成收购程序后,中海油面临的资产整合,涉及本土化等一系列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比交易本身的挑战更大”。

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所长李向阳也对媒体表示,“由于目前发达国家资产价格有所缩水,对外资进入政策也更为宽松。但看准了低点后成功抄底只是第一步,日后管理经营的难度会很大。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之后,国际化理念和组织管理方面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